賽夏擴散板

Saixia Diffuser

傳統的聲學擴散器大多以木材為基礎,或在現場製作並組裝。超常材料擴散板採用輕便的鋁製材料,厚度且重量運送空間節省1/8至1/10,便於安裝。提供3米長的基礎材料形式,與市售壁材無異,極大提高運輸與安裝效率。

01

Excellent
Materials

02

New
Volume Ratio

03

Standardized
for Easy
Installation

04

Computable &
Customizable

01

優異的材料

Excellent
Materials

傳統的聲學擴散器大多以木材為基礎,或在現場製作並組裝。

超常材料擴散板採用輕便的鋁製材料,厚度薄且重量輕,運送空間節省1/8至1/10,便於安裝。提供3米長的基礎材料形式,與市售壁材無異,極大提高運輸與安裝效率。

02

嶄新的體積比

New
Volume Ratio

傳統擴散板使用反射相位光柵結構,深度通常達17cm,限制其應用範圍。

超常材料擴散板厚度僅為3.5cm,寬度約50cm,能在250Hz~2500Hz頻率範圍內保持擴散係數 > 0.6,遠超過傳統擴散器,適用於各種日常環境,提供更多靈活的應用可能。

03

規格化便於安裝

Standardized
for Easy
Installation

超常材料產品不僅提供標準化的尺寸規格,並可根據模組化計算器進行精確設計。通過調整模組尺寸,能在相同框架下根據不同需求進行調整,實現高效的整合和安裝。

04

可計算、客製化

Computable &
Customizable

超常材料的核心技術是控制結構和尺寸,通過反覆模擬和計算,確保物理現象的精確表達。除了標準化產品,還可運用3D成形技術實現不規則形狀的客製化需求,並結合參數式設計,打造符合特殊需求的聲學解決方案。

Comparison

比較

Traditional Diffuser

傳統擴散

Metamaterial Diffuser

超常材料

施羅德擴散板
(Schroeder Diffuser, e.g., QRD)
特性比較項目
超材料擴散板
(基於亥姆霍茲共振器, HR-Based Metamaterial Diffuser)
相位光柵原理
聲波作用機制
局部共振引起的相位調控
數論序列 (Number Theory Sequences)
設計理論基礎
聲學共振理論與結構設計
具有寬頻擴散特性,尤其在中高頻段表現穩定
有效工作頻寬
可靈活設計用於特定目標頻段
需要顯著增加結構深度
結構深度與尺寸
結構深度可遠小於其目標工作頻率的波長
以擴散功能為主
聲吸收特性
擴散與吸收特性並存
設計相對標準化
設計自由度與可調性
具有高度的設計自由度
常用於需要高聲場均勻性的空間,如錄音室、音樂廳、控制室、專業聽音室等
主要應用領域與考量
適用於對結構厚度有嚴格限制、需要針對特定頻段進行處理、或期望結合擴散與吸收功能的場合